当前位置:久久小说网>穿越小说>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> 第179章 隐忍与权谋:司马懿的逆袭之路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179章 隐忍与权谋:司马懿的逆袭之路(1 / 2)

东汉末年,河内温县的孝敬里有座三进院落,青瓦白墙下,十五岁的司马懿常独自坐在廊下,对着竹简上的《孙子兵法》出神。他的祖父司马儁曾为颍川太守,父亲司马防官至京兆尹,这样的官宦世家,本该让他安心读书入仕,可窗外的世道却像打翻的墨砚——黄巾起义、董卓乱京、诸侯割据,天下分崩离析的画卷在他眼前徐徐展开。

某夜暴雨如注,司马懿合卷望向天际,见北斗歪斜,心下一惊。父亲司马防恰好路过,见儿子凝视星空,便问:“吾儿观星何为?”少年正色道:“紫微垣暗,天市乱流,此天下将乱之兆也。”司马防心中暗惊,却不动声色:“乱世之中,当以何为?”司马懿低头抚过案头的《尚书》:“昔伊尹耕于有莘,吕望钓于渭水,皆待明主而兴。儿虽不才,愿效前贤。”

建安六年(201年),郡里推举司马懿为上计掾,这是他第一次踏入官场。此时曹操已迎汉献帝至许昌,挟天子以令诸侯,听闻司马懿之名,便发下征辟令。二十三岁的司马懿却做出惊人之举——称患风痹,卧床不起。

曹操不信,派密探夜入司马府。月光透过窗棂,照在司马懿僵直的身躯上,密探的刀尖几乎抵住他咽喉,他却屏息凝气,眼睫不动分毫。直到密探离去,他才长出一口气,背后冷汗已浸透中衣。弟弟司马孚担忧道:“兄长为何拒曹?”他凝视窗外摇曳的烛火:“汉室将倾,曹氏虽强,然观孟德之性,多疑而好杀,此时投身,必为所制。”

建安十三年(208年),曹操任丞相,再次征辟司马懿,且明令使者:“若复盘桓,便收之。”司马懿坐在书房,望着案头曹操的手令,笔尖在竹简上刻下深深的痕迹。此时的曹操已基本统一北方,成为最强大的诸侯,再无躲避的可能。他长叹一声,对司马孚说:“今日出山,非为曹氏,为天下苍生耳。”

初入丞相府,司马懿被任命为文学掾,与太子曹丕相识。曹丕常邀他谈论兵法,一日问:“若身处乱世,当如何自处?”司马懿凝视曹丕眼中的野心,缓缓道:“夫君子藏器于身,待时而动。昔姜子牙八十遇文王,管仲囚车见桓公,皆因时也。今明公居储君之位,当广纳贤才,收揽人心。”曹丕击掌称善,从此引为心腹。

建安二十年(215年),曹操征讨张鲁,司马懿随军入汉中。望着层峦叠嶂的蜀地,他向曹操进言:“刘备以诈力取刘璋,蜀人未附,若趁此进兵,益州可定。”曹操却笑道:“人苦无足,既得陇右,复欲得蜀乎?”一句话堵回了他的建议。司马懿退而对曹丕说:“主公有雄才而无远志,此天赐良机,可惜矣。”

但他并未气馁,转而将精力投入屯田事务。当时天下战乱,百姓流离,军队粮草供应困难。司马懿提出“且耕且守”之策,在许昌周边推行屯田制,组织士兵和流民开垦荒地,兴修水利。他亲自到田间视察,指导农民改进耕种技术。数年之间,许昌周围“农官兵田,鸡犬之声,阡陌相属”,粮仓渐渐充实,曹操征伐四方,粮草无后顾之忧。

建安二十四年(219年),关羽水淹七军,威震华夏,曹操吓得想迁都河北。司马懿却冷静分析:“于禁等为水所没,非战之罪,迁都则示敌以弱。孙权与刘备外亲内疏,关羽得志,权必不愿。可喻权攻其后,樊围自解。”曹操依计而行,果然孙权派吕蒙白衣渡江,袭取荆州,关羽败亡。

此战后,曹操对司马懿的才能既欣赏又忌惮。某日,他单独召见司马懿,突然说:“有人言卿有狼顾之相,可反顾否?”司马懿心中一惊,却面不改色,缓缓转身,只见他肩不动,头竟能向后直视,形如狼顾。曹操表面大笑,心中却记下一笔。此后,司马懿行事更加谨慎,每日“勤于吏职,夜以忘寝”,甚至亲自处理马料事务,让曹操渐渐放下戒心。

曹丕被立为太子后,司马懿与陈群、吴质、朱铄并称为“四友”,成为曹丕的核心幕僚。建安二十五年(220年),曹操病逝于洛阳,朝野震动。司马懿临危不乱,亲自部署丧事,“内外肃然”,将曹操灵柩顺利送回邺城。曹丕即位后,封他为河津亭侯,迁丞相长史。

此时的司马懿,已从初入官场的青涩书生,成长为深谙权谋的政治老手。他清楚,在曹氏父子的猜忌下,唯有紧紧依附曹丕,才能生存发展。他为曹丕制定“新政”,改革选官制度,推行“九品中正制”,既拉拢了士族,又加强了中央集权,曹丕对他愈发倚重。

黄初七年(226年),曹丕病重,召司马懿、曹真、陈群等大臣至崇华殿,拉着司马懿的手说:“吾疾甚,以后事属君,君其与曹真、陈群共辅太子。”又对太子曹叡说:“有间此三公者,慎勿疑之。”司马懿跪地叩头,眼中泛起泪光——这是他多年隐忍的成果,终于成为托孤重臣。

曹叡即位后,司马懿被封为舞阳侯,督荆豫二州军事,驻守宛城。此时,蜀汉降将孟达在新城叛乱,暗通诸葛亮。司马懿深知孟达反复无常,却先以书信稳住他:“将军昔弃刘备,托身国家,国家委将军以疆埸之任,可谓心贯白日。”孟达得信大喜,犹豫不决。司马懿却暗中率军,“倍道兼行,八日到其城下”。孟达惊呼:“吾举事,八日而兵至城下,何其神速也!”最终城破被杀,司马懿一战成名。

太和四年(230年),司马懿升任大将军,与曹真分兵伐蜀。他率军从西城斫山开道,水陆并进,直抵朐灐?上в龃笥辏军粮运输困难,被迫班师。但真正的较量,是在两年后诸葛亮北伐之时。

上一章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

久久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