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宁二年(276年)的洛阳城,暑气正盛。琅邪王府后宅突然泛起奇异的红光,接生婆抱着刚落地的婴儿出来,嘴里直念叨:“怪事,屋里的藁草竟像刚割的一样,绿油油的!”王府上下凑近一看,婴儿左额发际生着根根白毫,眼睛亮得像浸了星辰,顾盼之间竟有股说不出的威仪——这便是后来的晋元帝司马睿。
谁能想到,这个带着祥瑞出生的孩子,童年竟过得战战兢兢。十五岁承袭琅邪王爵位时,正值惠帝在位,八王之乱闹得天下沸反盈天。司马睿天天穿着旧衣,见人就作揖,说话永远低三分。有人笑他怯懦,他却在夜里对着祖父司马懿的画像叹气:“当年爷爷装病骗过曹爽,如今乱世,锋芒毕露就是找死啊。”
真正让他领教权力残酷的,是荡阴之战。叔父东安王繇被成都王颖砍了头,他连夜逃亡,走到城门口却被禁卫拦住。月光明晃晃的,他攥紧袖中玉佩——那是祖母留的护身符。正慌神时,突然狂风大作,雷雨劈断城头旗杆,禁卫们四散躲避,他趁机混出城门。到了河阳津口,又被官吏盯上,随从宋典急中生智,举起马鞭就抽他的马:“你个舍长!官府不让贵人过,你凑什么热闹?”官吏见他衣着普通,挥挥手放行了。多年后他才知道,宋典这出“戏”,是王导提前安排的。
东海王司马越掌权后,封他为安东将军,让他去镇守建邺。出发前,王导偷偷塞给他一幅地图:“江东士族看不起咱们北方人,得想办法让他们心服。”永嘉元年(307年)三月上巳节,司马睿故意坐着华丽的肩舆出游,身边跟着王导、王敦等北方名士,个个衣着光鲜,气宇轩昂。顾荣、贺循等江东大族站在朱雀桥头观望,见此场景,互相点头:“看来这位琅邪王,不像传说中那么窝囊。”
永嘉五年(311年),洛阳传来噩耗:怀帝被俘,皇宫被烧得精光。司马睿在建邺接到荀籓的檄文,手都在抖——檄文里说,天下共推他为盟主。他盯着案头的烛火苦笑:自己手头只有几千老弱病残,粮草只够撑三个月,拿什么当盟主?
王导却胸有成竹:“主公,咱们玩的是虚招。先把顾荣、贺循请出来做官,江东士族就会跟着归附;再给北方流民分田地,兵源就有了。”司马睿依计而行,亲自登门拜访顾荣,看见老人在院子里晒太阳,立刻脱下官服,换上便装,像晚辈一样请安。顾荣感动得直拍大腿:“好久没见过这么懂礼的王爷了!”
建武元年(317年)三月,司马睿在群臣劝说下称晋王。登基仪式寒酸得很:太庙是用木板临时搭的,官印是拿桑木刻的,甚至没有像样的礼服。他穿着洗得发白的朝服,对群臣说:“当年高祖宣皇帝(司马懿)在曹操手下打工,靠的是隐忍;如今咱们在江东创业,靠的是团结。大家别嫌弃现在穷,等收复中原,有的是好日子!”底下大臣听着,有人偷偷抹泪——他们跟着司马睿,图的不就是这份希望吗?
最让他头疼的是钱袋子。府库空虚,他就带头节俭:皇后的衣服没有刺绣,自己的车辇不用金玉装饰。有次,宠妃郑氏想做件新裙子,他说:“现在连军饷都发不出,你忍忍吧。”郑氏赌气穿旧衣,他反而高兴:“这才是母仪天下的样子!”
太兴元年(318年),愍帝遇害的消息传来,司马睿哭了三天,终于答应称帝。登基诏书写得谦卑:“朕没啥德行,全靠祖宗保佑、群臣扶持,才敢接这个烂摊子。”但没人知道,他早就在暗中布局:重用刁协、刘隗,让他们天天盯着王敦的一举一动;派祖逖北伐,虽然只给了千人粮饷,却许他“自行募兵”——这招妙啊,祖逖若成,能制衡王氏;若败,也不损自己元气。
王敦那边却越来越跋扈。这位手握荆州兵权的堂弟,每次来信都像下命令,连宰相王导都劝不住。永昌元年(322年)正月,王敦突然起兵,打出“清君侧”的旗号,顺江东下。司马睿气得浑身发抖,却只能硬着头皮下诏:“老哥,你要是还念着晋室,就退兵吧。你当丞相,我退居琅邪,如何?”话虽这么说,他却身披铠甲,亲自到郊外阅兵,对着将士们喊:“王氏要夺咱们的江山,你们愿不愿意跟我拼一把?”士兵们振臂高呼,声震云霄。
可惜,猪队友太多。守石头城的周札收了王敦的好处,开城投降。司马睿站在城楼上,看着王敦的军队入城,眼泪直掉。刁协被杀,刘隗逃亡,他只能乖乖地封王敦为丞相,都督中外军事。回到后宫,他对着元帝的画像说:“爹,孩儿没用,让咱们司马家又受辱了。”
永昌元年闰十一月,司马睿病得下不了床。窗外下着冷雨,他看着王导送来的药,突然问:“茂弘(王导字),你说咱们真的能收复中原吗?”王导刚要开口,他却摆摆手:“算了,不说这个。我走之后,幼主年幼,你多担待。”临终前,他特意留下遗诏:“丧事从简,别学西晋那些皇帝铺张。”可他不知道,自己的陵寝建平陵,后来连块像样的墓碑都没有。
史臣说他“恭俭有余,雄武不足”,确实。他能在乱世中保住江东,靠的是“守弱”:对王氏隐忍,对士族拉拢,对胡寇防御。但也正是这份“弱”,让中原士族有了避难所,让华夏文明在江南扎了根。当石勒的铁骑踏破洛阳时,建康城的太学里,学生们还在念着“学而不思则罔”——这,就是司马睿留给历史的最大功劳。
太安二年(303年),司马绍不过五岁,就成了洛阳城的“神童”。那天,父亲元帝接待长安来的使者,问他:“太阳和长安,哪个离咱们远?”他眨巴着眼睛:“长安近,从来没听说有人从太阳那儿来呀。”元帝觉得有趣,第二天宴客时又问,他却答:“太阳近,我一抬头就能看见太阳,却看不见长安。”满座皆惊,连王导都偷偷说:“这孩子,脑子转得比我还快。”
长大后的司马绍,不光聪明,还善骑射。做太子时,王敦之乱闹得凶,他竟要亲自带兵迎敌,车都驾好了,中庶子温峤急得抽剑斩断车鞅:“殿下万金之躯,岂能涉险?”他这才作罢,但从此在军中威望大增,将士们都说:“太子比他爹有血性多了。”
久久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