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63章夫君想什么呢
酒还在喝,舞也还在跳。
接下来商议的就是具体细节了,李迒得到东平府去,得在东平府置办个宅子,几乎就是搬家,也要带家中心腹的掌柜账房同去,乃至小厮奴仆之类……
苏武的“基金”自然是要建在东平府,也要准备一个大宅,乃至要挖地窖,要养护卫,苏武也想好了,战阵上的那些伤退士卒,就都到基金里来当护卫。
因为基金会有大钱来去,这就需要人护送,乃至许多生意也是需要人来护卫,就好比开了一个镖局一般,战阵上伤退的军汉,就到镖局里来干活,算是一个营生。
除非是全身不能动弹的,其余的一律全收,哪怕是没有腿不能走路的,也可开弓搭箭,也可守在门房,甚至可以绑在马背上……
至于为何基金要在东平府,道理也简单,东平府地利条件更好,去河北就在隔壁,去河南也不远,去江淮南下也近,去东平府内各处,也不远,这就是地利,便于生意往来,也便于苏武管理。
商议好这些事后,苏武带着醉意回了军中去。
一夜睡醒,再次南去,李迒也开始忙碌起来,一边先派人往东平府去置办宅子,一边又召集齐州之内的高门大户来商议事情,也要给赵家赵存诚写信,然后京东两路各地的高门,都要联系一下。
这事,也还是长远之事,但这事干起来也会很快,只要李迒人一到东平府,就可以干起来了。
李应与杜兴直接就到李迒手下去,许多事情也要交接清楚,乃至孟玉楼当也入一些股来,便算是杨家杨宗铁的股份,孟玉楼私人也要入一些股份,就算是孟玉楼个人的,叆叇之事,也当进入其中。
独龙岗三庄也拿得出钱,只管都来,谁家有钱都可以来。
乃至,官员也可以入股,地方吏员更不用说。
先来后来都行,只要愿意来,很长一段时间内,那定是来者不拒。
回到东平府,苏武按惯例先见老丈人,老丈人最近生活越发惬意,身为京东两路宣抚使,只要他自己不揽事上身,其实正经没啥事。
除了偶尔过问一下各州府粮草转运情况之外,他每天就是到处走走看看,督导几语,女儿回来了,顺便也看看女儿,如此而已……
也是这京东两路州府之官场,慢慢经营得越来越好,赵李两家,乃至这两家人在官场上的人脉关系,张叔夜、宗泽推荐的,孟义推荐的,还有程万里自己以往的同窗同僚的关系网络。
只管一个个安插来,当然,这还需要一个慢慢的过程,如今这京东两路,名义上其实属于童贯的势力范围,程万里与苏武只管经营,这些人事任命上的事情,只要程万里与苏武开开了口,童贯自然会帮着来弄。
甚至有些人也会主动来做,比如京中王家,他们也有自己的关系网络,又与苏武关系极好,他们门下的官员,想要个实缺,自然也往京东两路推荐来。
苏武自也大多来者不拒,政治上的经营,不免也是这个道理,只要站了队,谁都不希望自己头上的靠山轻易倒塌了去,就会有维护这个靠山更加壮大的主观动机。
一切还待慢慢操作,这也是一件长久之事,也并非所有的官员都要换一遍,京东原本官员,堪用能用之人,自也不必换,只管多多夸赞,乃至也给他升迁,人心就有。
苏武与程万里两人之间,此番正儿八经把这件事拿来商议,也商议了许久,乃至也商议各处推荐而来的一些人员的安置之事。
许多人安置起来也并不需要走动多大的关系,因为一个小小知县之事,并不需要宰相那个层面去。
政事一谈,皆是去兵马总管衙门,也是安排工作,招兵,这回招兵,就不需要什么底数了,只管招,多多益善。
至于员额,员额一定是有的,京东两路,也就是两个省,账面上的员额在八九万左右,只看苏武如何来填来写。
养多了也无妨,该去护矿的护矿,该去修路的修路,该当辅兵的也不必说,一人每个月多给一二百钱,二三百钱,自不会起什么乱事。
这回再招,那就是京东各地全部一起来招,每个州县,军中都派人去,只要良家子,还得是身强体壮的良家子。
钱财之事,暂时足够,怎么都不为过。至于将来,基金之事,就是为将来之财政作打算。
苏武也知道,往后打仗的收益,会越来越小,与党项打仗可能还能赚,但与金人打仗,兴许再也不是赚钱的买卖了,是一个亏欠的买卖,那时候,定然钱如流水。
苏武不免也想钱庄之事,钱庄,就是汇兑,汇款兑付,乃至存储放贷,就是银行的初级形态,这个事也当提上日程,只待基金之事慢慢成型,理顺了之后,钱庄之事也要做起来。
也不必去想着要汇兑全国,先在京东两路之内做到汇兑无阻碍就足以,再可往其他地方扩散一些分点,比如杭州苏州湖州之地……
这件事,在技术上并不难,只在人手上有难度,北宋印制交子的防伪手段已经足够高明。
到得明清,钱庄的防伪手段也就更多,每个掌柜都有一个专属的密码本,文字密码,也是一套极为有效的体系。
钱庄之事,好处极多,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节约大量的物流成本,钱财本就是重物,甚至许多时候,钱财比货物还重,就比如布帛,买布帛的钱,比布帛本身还重,大宗贸易里,物流成本极大。
若是可以汇兑,不知要节约多少运力,对于经济活动会有极大的促进作用。
汇兑,有一种方式,其实就是这里存钱,那里取钱。
那么就需要一个存折一样的东西,取什么名都行,说它是存折也行,说它是银票也可以,只要任何时候在钱庄可以兑付出现钱来,说它就是纸笔也可以。
只要真的信用建立起来了,发行不记名存折,岂不就是纸币
当然,防伪是大事,防伪不外乎三点。
第一,独特的纸张,这不是什么技术问题,而是一种配方的机密。
这个时代的造纸术,早已极为成熟,只要寻到一种或者几种独产一地,且有独特的味道或者某种特质特质的草木之物,把这种草木的皮或者树干打碎加进纸张里,就可以制作出独一无二且容易辨认的纸张。
甚至可以在造纸的时候,加入麻来增加纸张的韧性,也可以加入羊绒,将来还可以加入。
其二,就是独特的印刷方式,这个时代本也就有,各种套印是其一。另外一个手段,也就是墨水配方的机密,往印刷的墨水里添加独特的东西,可以是颜色的混搭,也可以是气味上的……
其三,也就是防伪标志与密码体系了,这事不必赘述。
这三者加在一起,那么防伪基本就无忧了。
一路上苏武想得很多,先弄基金,再弄钱庄,其实也不外乎是团结力量干大事。
钱庄可以聚集社会的钱财,乃至普通百姓的钱财,把所有人的钱财都给利息聚在一起,这份力量是不可想象的,乃至基金也可以从钱庄贷款做生意……
比如投资一个巨大的海上船队,这件事,苏武早就想过,近处往朝鲜半岛与日本。远处,就去泉州杭州广州与中亚西亚之地……
这些航道,早已成熟非常,海上的贸易,更不用说,都是暴利,这事晚做一天,就晚一天的盈利。
往另外一个方向去想,不免……也带有“绑架”之意,把所有人都绑上同一辆战车。
从官员到富贵高门,再到普通百姓,这几番谋划下来,自都成了一体,一荣俱荣一损俱损。
这世间,凝结人心之法,不过三样,第一是利益,第二是宗教,第三是一种共同的有别于宗教的信仰。
后两样苏武暂时用不来用不上,那就以利益来解决所有问题。
在衙门里处理完事情,苏武这才回家去,新婚之家。
家中之人,今日早已盼得多时了,早早也有人来禀报,说苏武入城来了。
到得家中,热汤早已备好,只管去沐浴就是,酒菜也在上桌。
众人皆围在一旁,程霁月,孟玉楼,扈三娘,还有顾大嫂与冬欢……
还有一个小家伙被苏武一手揽在怀中,正是那小旋娘。
苏武自是在逗弄,伸手去摸那婴儿粉嫩的小脸,口中还有话语:“哦……哦哦……”
小旋娘一脸呆愣,看着苏武,哪里认识,只管听得“哦哦”几声,便是嘴角一瘪,哭声震天。
“郎君,快与奴家来……”孟玉楼连忙上前来抱去。
苏武也笑:“这小妮子,父亲都不识得……”
程小娘在一旁说来:“过几日就好了……”
苏武点头也笑:“非她之罪也,实我不归家之罪也……”
“夫君先沐浴,早早沐浴,便可吃饭。”程霁月来说。
苏武岂能不照办先沐浴,程小娘亲自来伺候,一瓢一瓢热水浇在苏武的头上,皂角慢慢来搓,慢慢来洗。
程小娘那是起劲非常,本就是新婚,又是数月之别,其中思念不必多言。
洗了头发,再来搓背。
两人也有闲谈,苏武在说:“京中可有什么趣事”
“有呢,都是女儿家的趣事,苏郎要听吗”程小娘在身后答着,手上的动作却是不停。
“听!”
“郓王殿下昔日参与科举,中了状元,想来夫君知晓。”
“嗯,这事倒是知道,便也是因此,所以郓王殿下最得天子钟爱,也有话语传说,说官家有意废立太子,立郓王殿下为太子!”
“这般闲话倒是有,但不是此事……”
“又升官了”苏武问着。
“是升官了,镇南军节度使,又封海宁军节度使,但也不是此事!”程小娘狡黠在笑。
“那还有什么事”苏武随口来问,着实有些不解。
“郓王妃头前去世了,郓王殿下再娶一妻,夫君可知这续妻是谁”
“这……我着实猜不来。”苏武是真猜不到,他在想一件事,若是没有靖康之乱,是否徽宗赵佶真会废立太子
主要是郓王赵楷太像徽宗了,自也是文才极好,琴棋书画无一不通,还是极为精通,他也喜欢这些东西,更也下了极大的苦功。
比起那一棍子打不出几个屁来的太子赵桓,在天子心中,赵楷自是优秀百倍千倍去。
就听程小娘来说:“夫君,郓王那续妻,就是太子妃胞妹,名唤朱凤英。”
苏武只听此语,心中一惊,这赵佶怕是真有废立之心,朱家是什么门第
这家人兄弟子侄,十几人在官场,太子妃之父朱桂纳,也获封武康军节度使,但这些都是其次。
更重要的是,这一家子是大儒之家,来日大儒朱熹,就是这家后人。
大儒是个什么身份呢类似于那些宗教国家的大祭司,换句话说,就是儒家的代表人物,意见领袖,儒家圣人的喉舌,儒家经典的权威。
太子娶这家妻,意义不言自明,不免就是与士大夫共天下的那份允诺,也是要得到士大夫群体政治认同的手段。
但郓王赵楷续弦,也娶这家妻……
这赵佶,怕是真的动心了!
苏武脑袋转得极快,身后传来一语:“夫君……”
久久小说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