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小海的大超市,宛如一颗璀璨的商业明珠,在当地散发着日益耀眼的光芒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超市里的产品种类如繁茂的枝叶,愈发繁多,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。这一切的背后,是众多工厂趋之若鹜地寻求合作,而其中的缘由,皆围绕着赵小海所掌控的贸易公司那通往国际市场的诱人通路。
在外汇极为珍贵的时代,每一家工厂都怀揣着将产品远销海外、赚取外汇的梦想。
而赵小海的贸易公司,恰似一座坚固的桥梁,稳稳地搭建在国内工厂与国际市场之间。
其成熟的贸易运作模式、广泛的海外客户资源以及高效的物流配送体系,让众多工厂看到了实现梦想的希望。
于是,一家家工厂纷纷主动找上门来,希望与赵小海合作。
他们愿意提供自家的优质产品,让赵小海的超市代销,只为能借此与赵小海建立良好关系,进而搭上贸易公司通往国际市场的快车。
赵小海的办公室里,常常门庭若市。
工厂代表们带着精心准备的产品样本,满脸期待地向赵小海介绍自家产品的优势与特色。
“赵老板,您看看我们厂这款新产品,质量绝对过硬,价格也有竞争力,要是能通过您的贸易公司卖到国外,那肯定能大受欢迎。”一位来自玩具厂的代表说道,眼中闪烁着热切的光芒。
赵小海总是认真倾听,仔细查看产品。
这些合作不仅能丰富超市的货品,更是贸易公司发展的重要契机。
对于每一个有潜力的合作,他都给予积极回应。
“你们的产品确实不错,先在超市上架试试,要是市场反馈好,贸易公司这边肯定优先考虑合作出口。”
赵小海的话,如同给这些工厂吃下了定心丸。
随着越来越多工厂的产品进入超市代销,超市的吸引力呈几何倍数增长。
消费者们惊喜地发现,超市里总能出现新奇又优质的商品。
从日用百货到时尚服装,从特色食品到精致工艺品,应有尽有。
超市的客流量与销售额节节攀升,热闹非凡。
赵小海并未满足于此,他敏锐地察觉到这股合作热潮背后蕴含的巨大潜力。
他组织了一场大型的供应商交流会,邀请所有合作工厂齐聚一堂。
会议室内,赵小海站在台前,目光坚定而自信。
“各位,我们今天能坐在这里,是因为大家有着共同的目标。我们要携手共进,不仅要把超市经营好,更要通过贸易公司,让我们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大放异彩。”
工厂代表们纷纷鼓掌,他们深知,只有紧密合作,才能实现共赢。
赵小海接着分享了贸易公司的未来规划,包括拓展海外市场的具体策略、优化产品质量的要求以及对合作工厂的支持政策。
这一番话,让工厂代表们对未来充满了信心。
会后,各工厂之间也开始交流经验、互通有无,形成了一个紧密的商业联盟。
有的工厂在生产工艺上有独特技术,便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其他工厂,共同提升产品品质;有的工厂则在原材料采购上有优势,通过整合资源,降低了大家的生产成本。
赵小海穿梭在工厂代表之间,倾听着他们的交流,脸上洋溢着欣慰的笑容。
这个因合作而形成的商业生态,将成为他商业帝国不断扩张的强大动力。
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,他正引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,朝着共同的目标稳步前行,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商业传奇。
昨天开完会,赵小海出会场时见到吕厂长,和吕厂长说了一声,今天有些事和他商量。
招待所房间内,
赵小海拿出几本服装资料。
“老哥,你看看咱们厂能生产这些衣服吗?”
吕厂长仔细看起来。
“这是风衣、牛仔裤。”
“这是喇叭裤,这个我知道,现在国内还没有生产喇叭裤的企业,市面上偶尔有一些,应该都是走私过来的。”吕厂长道。
现在刚刚改革开放,还没有真正进入喇叭裤狂潮年代,国内的服装厂厂长们,还没人敢尝试生产这种比较前卫的衣服。
其实喇叭裤的历史很早,最早出现在美国海军军舰上,宽大裤脚罩住靴筒,以免洗甲板时水花溅入鞋子里,60年代逐渐在欧美流行起来,后来猫王登台穿着喇叭裤,让喇叭裤彻底火爆,随后流传到日本和港台。
国内流行起来,是受到当时引进的几部日本电影的影响,《血疑》和《追捕》,血疑里山口百惠的风衣和牛仔裤,追捕里高仓健的风衣和喇叭裤,让无数国人眼馋。
不过国内没有服装厂大规模生产这些服装,市面上零星出现的一些,基本上都是从香港走私过来的。
赵小海在走私市场就见过风衣、牛仔裤、喇叭裤,卖的很不错。
除了走私,国内也就友谊商店有风衣、牛仔裤、喇叭裤销售,赵小海在友谊商店看到过,不过那价格很喜人,风衣七八十块,牛仔裤喇叭裤四五十块,而且是外汇券价格。
普通人哪有可能弄到外汇券,所以如果有人穿着风衣、喇叭裤出门,绝对会成为街上最靓的仔。
当初他也想过卖服装,但因为系统空间太小,最后选择了体积小附加值高的电子表和墨镜。
喇叭裤在老人眼里,是浪荡货,街头混混才穿的衣服,可在某些人眼里,他代表着新潮,时髦,自由,还有反抗精神。
现在喇叭裤价格奇高无比,一条要五六十,是工人一两个月的工资,有些人买不起就自己做,把裤子腿扒开,故意放宽腿部,看上去就有几分喇叭裤的感觉了。
现在德化街的裁缝铺,每天都有好多过来改裤子的青年男女。
赵小海之前就想过在深圳特区,以香港贸易公司名义投资一家服装厂,自己生产后世比较流行的服装,引领时代潮流的同时,肯定能赚的盆满钵满。
可现在情况有变,他发现利用国内这些工厂的资源,比自己建厂要方便快捷的多。
他的想法很简单。
以香港贸易公司名义,给这些工厂下单,如果香港那边有销路,就弄过去卖,如果没销路就在国内卖。
他相信国内青年会抢着买。
至于如何留在国内,他也已经想好,就以出口积压服装的名义,放在德化街自己的门店销售。
有个词叫‘出口转内销。’
一般这种商品都会被认为质量好,和外国人穿的一样,说出去就高大上,人们更愿意购买。
80年代,
穿着风衣、喇叭裤、牛仔裤,再戴上墨镜,手里提着一个录音机,是社会自由青年最标志性的模样。
简直就是新潮的代表。
“吕老哥,咱们工厂这些衣服能生产吗?”赵小海问道。
吕厂长笑了,”这有什么难的,布匹咱们国内都有,样子就照着这些图上的模仿,师父一两天就能做出样品,只要布料采购过来,一天一两千件不成问题。”
“这样吕老哥,我让香港那边,给咱们工厂下一批定制订单,至于多少到时候看情况。”
“你们呢,就多多生产。”
吕厂长有些担忧道,“生产太多卖不出去怎么办?”
赵小海笑笑,“积压货给我啊,我放在德化街卖。”
吕厂长立刻明白赵小海的意图,“老弟,你想玩出口转内销那一招对不对?”
“老哥明白人,不过您放心,我绝对想办法给您弄一批外汇订单,这您看怎么样?”
“成!”
吕厂长一口答应。
当积压货给赵小海,工厂也赚钱,以前两人就是这么玩的,继续这么弄一点问题也没有。
什么,
你说不会积压?
这是外汇订单积压,你知道个毛线。
更吸引他的还是外汇订单,出口创汇,可以说是这个时代所有工厂厂长的执念。
能有机会怎么可能放过。
他相信如果他不干,江城、湖省、乃至全国的服装厂,有的是厂长抢着干,要不是两人早就合作,这样的事情根本轮不到他。
至于赵小海能给他弄来外汇订单吗?
对这点吕厂长一点不怀疑。
“要多少货?”吕厂长问道。
“每款先来一万件吧。”赵小海稍微想了想道。
女士风衣赵小海选择山口百惠同款,男士风衣选择高仓健同款,颜色就选米黄色、灰色、黑色几种。
喇叭裤款式多一些,选定了七八种款式和花色,牛仔裤也选定了几种赵小海感觉后世流行的样式。
“老弟,我回去就让师父们加紧出样品,最多两天。”吕厂长道。
“好,我等老哥消息。”
风衣、喇叭裤、牛仔裤,加起来十几款,即便每样一万件那也是十几万件,用这些货先探探市场反应应该够了吧。
两人分开,吕厂长快速返回周口,而赵小海也没闲着,跑去政府找杨市长。
久久小说网